关于三国这段历史,很多人都觉得前半部分比后半部分更加精彩。
在知乎上,能够看到很多类似的问题
很多人认为,在前半时期,三国英雄辈出,连平民刘备都捞着了机会分一杯羹;而在后半时期,随着蜀国衰弱,天下大势已定,故事也就逐渐归为平淡了。
(资料图)
而在众多以“三国”为题材的游戏和剧集中,三国后期也往往是个容易被忽略的时期。
甚至在《新三国演义》中,司马懿死了之后,电视剧也将后面的英雄故事全部省略。在旁白简单介绍司马家最终统一了三国之后,这长达60年的纷争和动乱,也以虎头蛇尾一般,草草结束了。
那么,从司马懿病逝的公元251年到公元280年之间,这大概占据着整个三国一半的时间,难道都没有什么精彩的故事了吗?
当然还是有的。
最初,三国是以刘备、曹操、孙权为代表,然而到了三国后期,统一天下的却不是属于他们三人的后代,而是崛起的司马家族。
而在今天,我也想要以司马懿之子——司马师和司马昭这对兄弟为中心,来聊聊三国后期司马家族的谋略和野心。
在三国的历史中,司马师或许是一位被严重忽略的人物。
毕竟他上接父亲司马懿靠阴谋权术夺来的曹魏统治权,下届弟弟司马昭平灭蜀汉,实打实起到了“承上启下”的作用。
但是,就是这样一位被夹在中间的角色,却实打实的是一位重要的角色——如果缺了他,估计司马家族早就在司马懿在位期间灰飞烟灭了
司马师
而这其中的最大原因,就是司马师所豢养的三千死士。
让司马家族“逆风翻盘”的一次政变——“高平陵之变”,最大的底气也是因为这三千死士。
在“高平陵政变”中,司马懿先是秘密派遣这三千死士进城,乘机占领武器库,然后派出了司马师的三千兵马,共计六千人马,牢牢控制住了洛阳城。随后,司马懿诛杀曹爽,重归朝堂,曹氏40余年江山,从此尽归司马家族之手。
这其中,司马师的功劳不可忽略。
要知道,能够做到豢养如此庞大的一支队伍,还能够在政变当天就按时集合起来,有条不紊地投入战斗,这样的难度简直是无法想象。况且司马懿当时的家族势力衰弱,被曹爽等人忌惮监视,要保有这样规模的死士队伍,则更是难上加难。
可以说,这样的组织手段,也让我不得不佩服司马师的统帅能力。
而更让我佩服他的一点,则是他遇大事不乱的性格。
在司马懿发动政变的前一天,他曾把自己的计划自己的计划告诉了这两位儿子。而这两位的表现截然不同——司马师安然入睡,仿佛一切岁月静好;而司马昭则如临大敌,辗转反侧一夜未眠。可以说,司马师沉着坚毅的心理素质,也是司马懿决定选择司马师继任的一大原因。
在毌丘俭和文钦发动淮南叛变之时,司马师正处于眼疾病情危机的情况。然而,为了安稳军心,疾病缠身的司马师还是选择了亲征战场。
在战场时,三国后期著名的猛将——文钦之子文鸯率军夜袭司马师的营地,使得司马师惊吓过度,眼珠蹦出,然而为了避免动摇军心,他强忍住不叫唤,咬着被子硬抗,最后连被子都被咬烂了。
由此可见,司马师的性格是有多么稳重。